藥王孫思邈早年曾到陜西漢中、秦嶺、大巴山、太白山、峨眉山等地采過藥材,還在華原和長安城里的公主府里種過中草藥。他熟悉許多采藥老人,在長期的采藥過程中,不但親自檢驗了前人所發(fā)現的各種草藥的功效,還發(fā)現了許多新藥,包括從西域也就是現在的我國新疆和中亞、西亞一帶,從天竺國也就是現在的印度所傳進來的新藥,他把上述各種草藥的產地、形狀、藥性等都一一注明,寫進其著作《千金要方》里。
孫思邈這部《千金要方》是為了人們備急,治病教人用的,要力爭把唐代以前重要的醫(yī)藥文獻兼收并蓄,將其中有價值的東西盡可能地收錄到這部醫(yī)書里去。
孫思邈寫《千金要方》時有自己的節(jié)奏和習慣。黎明即起,便到樹林里散步去。走一會兒,找一個平坡,開始練氣功,接下來還會練一會兒拳術。看太陽已經出山,而且滿天都是彩霞了,他才慢慢走回家里。一番洗漱之后,家人端上早飯,孫思邈吃一個饅頭,喝一碗小米粥,便開始一天的工作。他把常用的材料放在手邊,寫作時先打腹稿,心中有數再動手寫。孫思邈利用行醫(yī)的空余時間勤奮地寫作,終于在公元652年完成了《千金要方》。剛準備寫書時他只是兩鬢霜染,等到書寫就時已是滿頭銀發(fā),連胡子和眉毛也全都白了。
《千金要方》一書不僅對我國唐朝以后的醫(yī)學發(fā)展有很大影響,而且對鄰國的醫(yī)學發(fā)展也起到了推動作用。在《千金要方》編成之后20年,日本留學生就把它帶回日本作為醫(yī)學教科書使用。公元10世紀,日本丹波康賴氏曾參考孫思邈這一著作寫出《醫(yī)心方》一書。公元15世紀,朝鮮金禮蒙等編寫的大型醫(yī)學叢書《醫(yī)方類驟》,也收錄了《千金要方》里的不少內容。 (四川 歐陽軍)